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考镜源流精心校点辑佚补缺关学文库之冯从吾集(2)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18 10:4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第三,文字点断细致,校勘颇为精审。试以其中之《关学编》为例说明。《关学编》早有中华书局1987年出版的点校本和2012年的重印本(简称中华书局本)。笔

第三,文字点断细致,校勘颇为精审。试以其中之《关学编》为例说明。《关学编》早有中华书局1987年出版的点校本和2012年的重印本(简称中华书局本)。笔者对比发现,整理者此次重新点校《关学编》时,对中华书局本的一些差错做了必要纠正。如中华书局本第7页事涉张载弟天祺时的句群:“少孤,不得事亲,而奉其兄,以弟就养无方,极其恭爱。”将“以弟”断属下句,明显不妥。文库本冯集修正为:“少孤,不得事亲,而奉其兄以弟,就养无方,极其恭爱。”如此则文通义顺。又同页倒2行言及吕大防“令与刘忱使辽,议代北地,会遭父丧,起复,知代州”。这样断句,其意不甚明了,应为误断。文库本冯集改后三句为“会遭父丧,起,复知代州”,这样断句,当然是合理的。书中如这样的例证,还可举出一些。

从校勘记看,作者参校了万历本、天启本、康熙本、四库本等多种校本,工作认真细心。例如《续集》卷二原文有“意俗负笈”句,“俗”字在此不知所云。作者据康熙本将“俗”字校正为“欲”,此校非常重要(第493页)。书中如此校勘,例证甚多。作者还在多处正确地使用了理校。如第603页,原文“如无稍工之舟漂荡于风波之上”中的“稍”显系字误,整理者依文意改“稍”为“艄”,句意因之豁然。此类例证,书中亦有不少。

冯集中引用了不少儒家文献,对此本书作者参校了《周易》《论语》《孟子》等经典文献,尽可能地对照原著进行校勘,有些文句的改正颇为重要,如果疏忽大意,势必影响今人对冯从吾思想的理解。

此外,书中《续集》中收有文翔凤撰写的《冯恭定公祠碑》(第558—561页),该碑文文字非常绕口,字义难读,故文句颇为难断。本书作者基本上做了正确断句,为了慎重,又参照了《陕西金石志》所收碑文,并附陕西通志馆1934年所刊宋伯鲁纂《续修陕西通志稿》对该碑文的按语,该按语已指出当时不收录该碑文的理由,即认为该碑文“文不能读,间有可读,亦以险怪矜奇,非可寿世”,该志“故不节录,存其名也”。但本书作者为保存历史知难而进,对碑文进行了断句,同时又负责地做了注释:“今权且断之,以期存之。”可见整理态度之严肃。

学术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关学文库》编辑出版委员会主任张岂之教授在《总序》结尾坦言:“由于时间紧迫,文库书稿中的疏漏差错难以完全避免。希望读者朋友们在阅读使用时加以批评指正,以便日后进一步修订,努力使该文库更加完善。”张先生说的“疏漏差错”,的确是存在的,有的出于作者撰写环节,有的出于排版校对环节。《冯从吾集》亦不例外。笔者欣喜地看到,已经发行的文库修订版,纠正了初版中的一些问题。对于关学著作的整理和研究,今人和后人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期待更多的学人加入到关学文献整理工作和关学思想文化研究工作中,守正创新,继往开来,不断提升关学的学术研究高度。

由西北大学出版社组织30多位专家历时八年编撰完成的《关学文库》是 “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作为我国第一部对宋以来历代关学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的大型丛书,它以继承、弘扬、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以文献整理的系统性、学术研究的创新性为特点,其出版在关学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016年10月,文库获得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成果奖;2017年2月,其中的“关学文献整理系列”获得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本文仅以文库中收入的由刘学智、孙学功点校整理的《冯从吾集》为例,以窥《关学文库》文献整理的学术价值。

冯从吾(1557—1627),字仲好,号少墟,陕西西安府长安人,学者称“少墟先生”“关西夫子”,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因不屑与宦官集团交往,又上奏《请修朝政疏》抗言皇帝失德,遂见恶,后告归,居家从事学术著述25年,同时热衷于讲学,时人目为东林党的西北领袖。1627年卒,谥恭定。其生平事迹见于《明史》本传、《明儒学案》和《关学续编》等。

冯从吾一生,既以道德气节著称于政界,又以治学育人受仰于学界,“他行事严谨,性格耿直率真,个性鲜明突出。为人‘严气正性’,一丝不苟,为官‘侃侃理朝’,勇于担当;为学重会通而求自得,戒空谈而敦实行”[1](P2)。

冯从吾是明代自吕柟之后对关学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学人,其学术思想统继张、程、朱、陆、王而一之,为明季关学之集大成者。“从冯从吾的学术之路,可以窥见晚明关学的实学特征以及中国学术向实学转化的动向。”[2](P14)冯氏平生著述甚丰而版本繁多,整理点校出一部质量服人的《冯从吾集》,诚非易事。为了整理出一个迄今最完整的冯从吾著作版本,刘、孙二位学者孜孜矻矻,寒暑辛劳不辍,终于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既定目标。

文章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sgxyxb.cn/qikandaodu/2021/0418/564.html



上一篇:心学理学关学的交会冯从吾文学观的融摄维度
下一篇:吕诗歌的关学特色

韶关学院学报投稿 | 韶关学院学报编辑部| 韶关学院学报版面费 | 韶关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韶关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韶关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