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考镜源流精心校点辑佚补缺关学文库之冯从吾集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18 10:4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由西北大学出版社组织30多位专家历时八年编撰完成的《关学文库》是 “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作为我国第一部对宋以来历代关学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的大型丛书,它以继

由西北大学出版社组织30多位专家历时八年编撰完成的《关学文库》是 “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作为我国第一部对宋以来历代关学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的大型丛书,它以继承、弘扬、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以文献整理的系统性、学术研究的创新性为特点,其出版在关学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016年10月,文库获得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成果奖;2017年2月,其中的“关学文献整理系列”获得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本文仅以文库中收入的由刘学智、孙学功点校整理的《冯从吾集》为例,以窥《关学文库》文献整理的学术价值。

冯从吾(1557—1627),字仲好,号少墟,陕西西安府长安人,学者称“少墟先生”“关西夫子”,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因不屑与宦官集团交往,又上奏《请修朝政疏》抗言皇帝失德,遂见恶,后告归,居家从事学术著述25年,同时热衷于讲学,时人目为东林党的西北领袖。1627年卒,谥恭定。其生平事迹见于《明史》本传、《明儒学案》和《关学续编》等。

冯从吾一生,既以道德气节著称于政界,又以治学育人受仰于学界,“他行事严谨,性格耿直率真,个性鲜明突出。为人‘严气正性’,一丝不苟,为官‘侃侃理朝’,勇于担当;为学重会通而求自得,戒空谈而敦实行”[1](P2)。

冯从吾是明代自吕柟之后对关学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学人,其学术思想统继张、程、朱、陆、王而一之,为明季关学之集大成者。“从冯从吾的学术之路,可以窥见晚明关学的实学特征以及中国学术向实学转化的动向。”[2](P14)冯氏平生著述甚丰而版本繁多,整理点校出一部质量服人的《冯从吾集》,诚非易事。为了整理出一个迄今最完整的冯从吾著作版本,刘、孙二位学者孜孜矻矻,寒暑辛劳不辍,终于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既定目标。

笔者以为,《关学文库》之《冯从吾集》的点校整理,大抵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

第一,在考镜关学思想源流的基础上,对现有冯从吾文献进行了认真的选择取舍。据清雍正《陕西通志》卷74、卷75及《经籍志》记载,冯氏所著史类有《关学编》《元儒考略》《冯氏族谱》《冯氏家乘》等,其理学思想集中在《疑思录》《辨学录》《善利图说》《语录》等著作中。后人将其主要著作编为《冯恭定公集》22卷,《续集》4卷。此外,据《陕西省志》卷79《人物志》载,其著作还有《古文辑选》《关中四先生要语录》《太华书院会语》《秦关全书》等。

新点校整理本《冯从吾集》完整地保留和收录了《冯少墟集》(22卷本)以及《续集》,既保持了两书的古本原貌,又做了充分的辑佚工作并以“补编”形式予以反映。但在具体整理过程中,作者不是把凡署名冯从吾的著作尽皆收录,而是进行了翔实的考镜学术源流的工作,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对其理学著作以及能反映其理学思想发展背景的著作尽可能地收入,努力不使有所遗漏,而对那些缺乏学术性或学术性不强或属于以抄录性、整理性为主的文献(如由冯氏整理的《秦关全书》等)则不予收录。

该书广泛地搜集冯氏著述,除完整地收录《冯少墟集》以及《续集》外,还将辑佚的文字编为《续编》四卷,在其中收录了周传颂、李元春的《关中四先生要语录序》以及冯从吾所编吕柟、马里、韩邦奇、杨爵等四人的《语录》;在翔实考证的基础上,收入以往诸集和《续集》所没有收录的冯氏重要元代儒学史著作《元儒考略》(4卷);此外还把冯氏的《廷试进士策问》和有关伊斯兰教的两则碑文等珍贵文献收入,后者弥补了学界以往对冯氏关于伊斯兰教的态度难以了解的缺憾。在搜罗文献过程中,作者从上海图书馆找到了冯从吾所辑《古文辑选》,经过考察研究,发现所辑文字多是一些人们所熟知的历代文献,所以果断将其舍弃。但为了能让读者了解《古文辑选》的基本面貌,从中窥测冯氏对古代文献的了解情况和兴趣侧重,文集中又完整地保留了《古文辑选目录》,并将邹元标的《古文辑选序》、周邦基的《古文辑选叙》收入。集中还编选了《附录》四卷,把费力搜集到的后人有关冯从吾著作的一些重要的序、跋、提要以及关于冯从吾的行实等编入其中,其中有些内容极为重要和珍贵,如刘得炯、李元春、贺瑞麟、柏景传等关于冯从吾《关学编》的序言,其中柏景传《重刻关学编后序》对于今人了解《关学编》的内容尤其具有启发性。

可以不夸张地说,该书是目前了解和研究冯从吾及其思想的最齐全的著作集本。

第二,在选择冯从吾文献时,对版本做了尽可能周全的考察。整理者对底本和校本的选择,没有机械地坚持学界一般认为的选取最早版本的做法,而是从实际出发,坚持“从优”和“齐全”的原则。整理者为考察冯从吾文献,几乎跑遍了北京、上海、四川等地重要的图书馆,翻阅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在认真比对各种不同版本的基础上选定底本和校本。例如,虽然冯从吾著作的正集(如《冯少墟集》或《冯恭定公集》)有较早的万历和天启年间的刻本, 但作者在考察和比对了国家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和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光绪二十二年(1896)陕西的刻本之后, 发现后者虽晚出但内容比前者更为齐全, 与明刻本大致相同, 故没有刻板固守学界以早期版本为底本、 以晚出版本为校本的传统做法, 而选取了既有正集也有续集的陕师大图书馆藏和冯氏家藏的清光绪二十二年刻本为底本, 以明万历丁巳浙江本、 明天启本、 清康熙本、 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知服斋本等为校本, 并广泛参考了其他有关文献进行校对。 而对于其中的《关学编》, 又以清康熙癸丑年间重刻重校的明万历本为底本, 以天启辛卯沣西草堂本为校本。 如此积极而又审慎的择选,保证了《冯从吾集》所用正集、 续集是一部文字经过后人校对了的且内容比较齐全的集本, 其中又较多地收录了其他版本不太齐全的后人的序、 跋等。

文章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sgxyxb.cn/qikandaodu/2021/0418/564.html



上一篇:心学理学关学的交会冯从吾文学观的融摄维度
下一篇:吕诗歌的关学特色

韶关学院学报投稿 | 韶关学院学报编辑部| 韶关学院学报版面费 | 韶关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韶关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韶关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