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习近平群众观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与超越(2)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06 05: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三)耿直廉洁、仕为百姓,为关学大儒造福一方民众的首要官箴 顾炎武,明末清初的思想家,这位江南才子客居陕西二十余载直至离世,期间与关学大

(三)耿直廉洁、仕为百姓,为关学大儒造福一方民众的首要官箴

顾炎武,明末清初的思想家,这位江南才子客居陕西二十余载直至离世,期间与关学大儒李二曲和李因笃皆有交往,对关学与关中人甚是了解,评价关中人“秦人慕经学,重处士,持清议,实他邦少有”[4]。的确,纵观不同历史时期的关学士子,他们身上都体现出关学传人好钻研学问、耿直廉洁、重承诺有气节的高风亮节,这样的人品决定了他们为官之后皆有良好官德。北宋张载,为官之时,爱民如子,定期召集乡里老人于县衙聚会,酒食招待,询问百姓疾苦,解决百姓问题,同时注重提倡敦本善俗,在野之时,读书讲学,淳化乡里,而自己却终生清贫,殁而穷无以殓。明朝的吕柟与冯从吾,二人一生仕途可谓跌宕起伏,起落数次,每次被贬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懒政怠政、贪污腐败、生活奢靡,而是因他们的耿直忠诚,心系社稷百姓,不畏权势,敢于直言揭露贪腐、犯言直谏所致,虽几经被陷害贬谪,但他们从未因此而改变仕为百姓的初心,从不消沉怠惰,而是积极处世,利用有限的条件为百姓谋取最大化的利益。无论他们身处庙堂还是草野,皆能为当地百姓生活着想,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吕柟接受朝廷新的安排,离开当时主政的解州时,当地百姓哭送数十里!晚清牛兆濂,为官之时,其子想借其关系谋个差事养家糊口,被其严词拒绝,赈灾救济百姓之时,却令家人倾己之力慷慨解囊帮助百姓渡过难关。由此不难看出,关学大儒,他们做学问是为了经世致用,他们做官则奉公清明,耿直廉洁,造福百姓。他们无论做官与否,都能够承续关学传统,妙笔著文章、铁肩担道义,心装百姓,用切身的行动谱写了耿直廉洁、仕为百姓的重要官箴。

二、习近平群众观对关学民本思想的超越式传承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挖掘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这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一个显著特征。习近平精通中国历史与文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宗旨,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指导,传承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群众观,赓续关学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需要又有所超越,形成了新时代具有鲜明民族气派和中国特色的群众观。

(一)群众价值观:从“为生民立命”到“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学强调要“为生民立命”,从其内涵上讲,是为社会民众确立一套行为规范的标准体系,为民众的精神生活寻找依托与归宿;从其内容来讲,这套规范就是儒学道统之“仁义礼智信”,这是民众在为人处世、与人交往中的遵循与依据;从其外延的社会效应来讲,是自下而上为社会形塑了一套民众认同的核心价值观,体现着社会评判真善美假恶丑的价值判断标准,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精神追求。关学传人一直以此为己任,通过淳化风俗树规立矩,形成乡规民约,其所起的社会作用与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异曲同工。

习近平总书记2015 年回陕视察时曾指出,要建立“文化自信”,要对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有足够自信,2016 年先后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连续引用张载“横渠四句”,以此砥砺当代知识分子清醒认识到自己社会身份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感。习总书记的讲话,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陕西历史上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传统文化——关学,弘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针对当前信息时代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价值目标迷茫、价值标准多元、价值取向开放多元等问题,党中央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全社会思想文化建设的重点。习总书记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5]这说明当前载入国家宪法的“社会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与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相适应,吸收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与沃土。作为地域文化代表的“关学”,它是整个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历史渊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关学“为生民立命”的文化传统,又有所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注入法治、民主等现代文明元素,通过自上而下的主动关怀,为群众“立命”,旨在让群众共享改革所带来的物质生活实在真切的“获得感”之外,还要不断提升民众的精神生活水平,培育民众的道德素质、家国情怀和健康人格,让人民群众得以全面发展。

文章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sgxyxb.cn/qikandaodu/2021/0506/601.html



上一篇:明代中期关中士人与阳明学的学术分歧
下一篇:生活禅茶

韶关学院学报投稿 | 韶关学院学报编辑部| 韶关学院学报版面费 | 韶关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韶关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韶关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