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习近平群众观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与超越(4)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06 05: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始终把正风反腐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

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始终把正风反腐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9]。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工作报告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概括为十八大以来工作体会之一,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顽强的意志品质把正风反腐提到新高度,顺应党心民心,赢得党心民心。从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层面来讲,则是对关学民本思想“重个体层面孝廉直谏”为民廉政观传承的超越发展。

三、弘扬关学精神,践行习近平群众观的实践考量

2017 年年初,中国共产党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下称《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在重点任务中指出,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重视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传承意义的“绝学”。这为当前弘扬关学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同时也为从关学精神中汲取践行习近平群众观开拓了一个新思路。

(一)强化关学传统的敬畏意识,汲取践行习近平群众观的精神动力

关学首倡“为往圣继绝学”,意指为历史上的儒家圣贤传承他们曾中断的道统,理学家们普遍认为,儒家圣人之学自两汉以下直至隋唐,千百年间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日趋萎缩矮化,直到宋代以张载为主要代表人物的理学家们振臂一呼“为往圣继绝学”,才有了儒学的再次复振与重生。因此,这里不仅是对儒学在学术上的承续,更有在精神层面延续儒家历来“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的敬畏传统,这种基于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敬畏意识,成为关学历代传人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重要行动指南,用今天的话讲,这种敬畏也意味着他们将儒学的道统奉为终生的信仰,孜孜不倦。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告诫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在对待人民赋予权力上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更是明确要求领导干部要“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10]。习近平群众观强调要敬畏人民,就是要坚持心中有民、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得民心者,得天下。习近平指出:“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10]

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在当今社会错综复杂形势下和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面对纷繁世事,面对手中权力,面对人民群众,面对党纪国法,面对自己内心,要像关学儒者那样心中有敬畏,惟有心里装着“敬畏”,才会牢记“慎独”,才能知方圆、守规矩,严于律己,公道正派,谨慎做事,踏踏实实干事,干干净净做人,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精神上就不会“缺钙”。因此可从关学思想中汲取这种敬畏意识,学习关学儒者“君子之心,常怀敬畏”,通过自觉的学习和修为,锤炼出自己的敬畏之心,从而保持本色、举止得当、有所作为。

(二)将关学传统的家规乡约进行有效“双创”,开辟践行习近平群众观的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多个场合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17 年初两办印发《意见》指出,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挖掘和保护乡土文化资源,建设新乡贤文化,提升乡土文化内涵,形成良性乡村文化生态。值此之际,将关学传统中的家规乡约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使其焕发新的活力,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文明程度高的美丽乡村奠定深厚的文化基础,也为践行习近平群众观开辟新路径。

关学创始人张载,极其重视对家族子弟及学生的道德礼仪教育,针对家族人员,张载制定了基础的家规家训,即“六有”“十戒”①“六有”是张载15 岁时护柩回籍途中,在勉县拜谒武侯祠后题言:“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意思是:说话应有教养,行动应有规矩。白天要有所作为,晚上应当静思自己的心得。休息时必须保养身体与气质,在瞬息之间也不能放心外驰,而要有收获存养。后来,张载又提出了“十戒”:戒逐淫朋队伍;戒好鲜衣美食;戒驰马试剑斗鸡走狗;戒滥饮狂歌;戒早眠晏起;戒依父兄势轻动打骂;戒喜行尖戳事;戒近暱婢子;戒气质高傲不循足让;戒多谗言习市语。,在此基础上,张载还撰写了《东铭》《西铭》训辞,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规范要求,是家族弟子与学生必须烂熟于心的座右铭。之后关学传人 “蓝田四吕”②陕西蓝田儒家士大夫吕大防、吕大钧、吕大临、吕大忠兄弟四人。制订和实施了我国历史上最早成文的“村规民约”-《吕氏乡约》③《吕氏乡约》创制于神宗熙宁九年1076 年,由陕西“蓝田四吕”四人发起制定乡约,推行乡里,宗旨是“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热播剧《白鹿原》中朱先生(人物原型是关学大儒牛兆濂)写的“乡约”,即源于此。“乡约是传统社会乡民基于一定的地缘和血缘关系,为某种共同目的而设立的生活规则及组织。”[11]《吕氏乡约》作为这样一种村落自治的规章,深刻体现了关学倡传儒家的治理智慧,按照儒家伦理规范,对参与乡约的民众进行教化和规导,以达到扬善抑恶、移风易俗治理效果,成就里仁之美。“旧瓶可以装新酒,新瓶旧酒也可以装。”[12]关学儒者发起实施的《吕氏乡约》,便是关学“淑世担道崇德求实”精神的表现,也是关学对传统进行有效“双创”的突出体现。日前,源自陕西的《吕氏乡约》亮相江西婺源许村镇,该村新建的以“家风、家训、家教”为主题的文化墙上用了大版面展示了2 000 余字的《吕氏乡约》,成为《吕氏乡约》在当代他乡复活的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文章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sgxyxb.cn/qikandaodu/2021/0506/601.html



上一篇:明代中期关中士人与阳明学的学术分歧
下一篇:生活禅茶

韶关学院学报投稿 | 韶关学院学报编辑部| 韶关学院学报版面费 | 韶关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韶关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韶关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