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陈忠实小说创作对英美文学的接受与共鸣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18 10:4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0 引 言 当代中国作家写作事业的成长和成熟,一般而言,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域外作家的影响,离不开对外国文学的接受与借鉴。学界关于陈忠实对外国文学的接受研究论著颇丰,多集

0 引 言

当代中国作家写作事业的成长和成熟,一般而言,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域外作家的影响,离不开对外国文学的接受与借鉴。学界关于陈忠实对外国文学的接受研究论著颇丰,多集中在俄苏文学、法国文学、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这三方面,对英美文学的影响鲜有提及。但陈忠实在其创作感受谈和访谈录中多次提到英美文学对他创作的启发,以及在他精神世界里留下的履痕。因此,探究陈忠实小说创作对英美文学的接受与共鸣,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陈忠实小说创作与外国文学的关联。

1 陈忠实小说创作与英美文学比较研究被忽视的原因

长期以来中国读者对法国和俄苏文学的阅读传统,使其在现当代作家审美视域中地位特殊。中国人对法国文化和文学的热情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批判现实主义(巴尔扎克)的赞扬;早期若干留法文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法国的红色记忆,因而18世纪以来的法国是50年代以前中国人的梦想地。

俄苏文学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较法国文学更大,尤其在建国到文革前“十七年”,可以说苏联文学界的任何创作风潮和具有影响力的作品都能在中国文坛引来共鸣。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便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主张和我国“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的强烈刺激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不见减退的迹象。至于原因,2009年《文艺争鸣》第六期一篇名为《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的文章分析得入理:“作为接受主体的中国文学与马尔克斯的文学有着极为相似的历史文化语境和现实文化境遇。……从《离骚》、魏晋志怪、唐传奇到《西游记》《红楼梦》,中国传统文学中从来就不乏‘神秘性’的因子。这种神秘文学传统使20世纪后期的许多中国作家在接触马尔克斯的魔幻时,似曾相识之感油然而生,并自信也能创造出中国式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1]149

正是中国读者对俄苏和法国文学的阅读传统,中国传统文学与拉美文学共有的“神秘性”因子,使得文学批评者们格外看重这三方面对陈忠实创作的影响,从而构成了陈忠实小说创作对英美文学共鸣和接受研究的大片留白。

陈忠实在创作感受谈和各种场合的访谈中,除了对俄苏﹑法国及拉美文学大量提及之外,也多次谈到了英美文学对他创作的启发,如约翰·斯坦贝克对家乡人情世态以及生态灾难的复现,托马斯·哈代在《无名的裘德》中塑造的社会底层“多余人”,美国畅销书作家西德尼·谢尔顿强烈的市场意识,戴维·赫伯特·劳伦斯裸裎的性描写,皆让陈忠实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的历程中多出了些许慰籍,发出心底的共鸣,使他在表达独立的体验、独立的发现、独立的声音时具备了更为丰富的写作手法和技巧。以上几位英美作家对陈忠实的影响皆有实据可考,以他们为比较对象研究英美文学对陈创作风格养成所起到的作用,可避免凌驾于作家实际创作经验之上的虚蹈和妄为的推断,揭示陈忠实与外国文学关联研究中被遮蔽的部分。

2 根植于家园乡土的生态理想

作家描写的往往是他们熟悉的生活和环境,唯有如此才能表达出生活的诗意和对生命的礼赞。陈忠实对陕南作家孙见喜的作品进行评述时曾说:“……无非是作家孙见喜把他的描写对象搁在他最熟悉也最敏感情愫的家乡商洛罢了。就跟斯坦贝克把他作品描绘的对象,一生都放在他的家乡,那个地球上像邮票大的一块地方,而它辐射出来的社会意义和人生形态却是人类共通的东西。”[2]与斯坦贝克和孙见喜一样,陈忠实的书写始终包蕴着浓得化不开的家乡情。关中平原上的肥田沃土、白鹿原上的每一道沟梁、灞河川道上人们的喜怒哀乐、农家土炕上的男欢女爱,皆在陈忠实笔下凝成“一个民族的秘史”,承载着他深沉的家国梦,故园情。

纵观陈忠实的文学创作,人缘、情缘、地缘三者缠绕,密不可分。人与土地血脉相连,敬天厚土的生态伦常观是其作品阐发的核心思想之一,关中平原则是这一农耕文化理念形象化表达的试验场,人类深层文化心理结构与生命体验论创作观恰巧在此发生了激烈的反应。

关中民俗文化根系深远,其中一脉便是北宋年间张载创立的理学学派之一——关学。张载的生态观“物吾与也”是儒家伦理行动的规范[3]59,也是陈忠实乡土小说要阐明的生态主张。如果说他前期的小说创作无意识地显露出这样的文化倾向,那么在巅峰期和成熟期便是自觉地阐发了。

文章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sgxyxb.cn/qikandaodu/2021/0418/566.html



上一篇:吕诗歌的关学特色
下一篇:白鹿原白鹿原与儒家文化和关学

韶关学院学报投稿 | 韶关学院学报编辑部| 韶关学院学报版面费 | 韶关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韶关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韶关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